详细介绍:

黑龙江本地金海源环保专业生产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免去大量的运输费用,售价低至不敢想相信,金海源敢为天下先,最小型号仅售15000元且配备高质量的HC25S回转飞机,让所用人都想不到的是其他型号成本价出售,金海源只为绿水青山,美好明天。
我们有综合实力,我们有地域优势,我们有成功案例,可现场考察观看涵盖:
辽宁的沈阳、大连,吉林的长春、吉林,黑龙江的哈尔滨、松花江,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甘肃的兰州、嘉峪关,新疆的乌鲁木齐、喀什

哈尔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小投入带来大效益概述: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哈尔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小投入带来大效益系统组成:
1)拦污设施
原水中固体杂质含量较高,为确保提升泵等设备正常工作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拟在处理主体工艺的前段设置拦污设施。
2)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池内设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可不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物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F为有机基质量,M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环保工作者用以解决污水脱氮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利用系统中培养的硝化菌及脱氮菌,同时达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机物及氨氮的目的,与经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增加脱氮三级处理系统相比,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电耗低、占地面积少。
·A/O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脱水。
·A/O生物法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相比耐冲击负荷高,运行稳定。
·A/O生物处理系统因将NO2-N转化成N2,因此不会出现硝化过程中产生NO2-N的积累,而1mg/
NO2-N会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时,虽然氨氮浓度可能达标,但COD浓度却往往超标严重。采用A/O生物处理系统不仅能解决有机污染,而且还能解决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标小于15mg/l。总之,经过本工艺流程,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哈尔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小投入带来大效益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根据控制形式可分为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① 浓度标准
浓度标准规定了排出口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其单位一般为mg/L。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浓度标准的优点是指标明确,对每个污染指标都执行一个标准,管理方便。但由于未考虑排放量的大小,接受水体的环境容量大小,性状和要求等,因此不能完全保证水体的环境质量。当排放总量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时,水体水质不能达到质量标准。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稀释来降低排放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加剧。
② 总量控制标准
总量控制标准是以与水环境质量标准相适的水体环境容量为依据而设定的。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要求高,则环境容量小。水环境容量可采用水质模型法计算。这种标准可以保证水体的质量,但对管理技术要求高,需要排污许可证制度相结合进行总量控制。我国重视并已实施总量控制标准,《污水排入城市地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也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根据本标准采用总量控制。
③ 国家排放标准
国家排放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我国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主要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等。
④ 行业标准
根据部分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对部分行业制定了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如《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等。
⑤ 地方排放标准
省,直辖市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管辖地下水污染控制需要,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谁污染防治发》制定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可以增加污染物控制指标数,但不能减少;可以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但不能降低标准。
|